首页 > 理论研究

战国沂水陶文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时间:2017-04-04 05:13:59 浏览次数:18484

战国沂水陶文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吕金成教授沂水陶文研究专著《夕惕藏陶续编》出版

 

□ 彭一超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吕金成的战国沂水陶文研究新著《夕惕藏陶续编》(以下简称《续编》)201612月由中西书局出版。作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4BWXJ05)、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科研提升计划项目和2016年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续编》是继《夕惕藏陶》之后,以沂水陶文实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所见山东沂水战国时期齐国官量釜上的刻划陶文(以下简称“沂水陶文”)的专门著录和综合研究,取得了陶文研究的多项成果,获得了重要发现。

     

沂水陶文是近年所见战国齐系官制量器釜上的刻画陶文,是继2002年山东新泰集中出土陶文之后,“立事”类陶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战国时代为公元前475—前221年间255年的历史时期,是陶文存世的鼎盛时期。战国时代的沂水正处在齐国的南部边陲,齐、莒、鲁交界之处,这正是需要大量使用大容量量器釜的地方。沂水陶文具有典型的战国齐系文字特征,从阜之字并从土,如“陈”字从土作“”,“陵”字从土作“”,为齐系文字的特有寫法。沂水陶文內容均为齐国常用的“某地陈某立事岁之釜”格式或其简省,且立事地、立事人与确知的齐系新泰陶文、临淄官量陶釜铭文出现了部分重叠,如临淄陶文“陈向”“陈逨浅”,新泰陶文“陈得”“陈頙”,在沂水陶文中均有出现。因此,沂水陶文属齐国陶文无疑。《续编》通过与沂水陶文有关的陈璋壶、陈犹釜和新泰陶文“昜陈得叄朔”等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推证沂水陶文年代约在齐宣王时期,即公元前315年前后。

 

战国时代各国中央及地方政权,都拥有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并执行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以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经济发展的秩序,其中“立事人”就是这种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立事人”为重要的手工制造业的主管人员,即主持国家行业政务的人,代表国家对度量衡器、乐器、兵器等的制造监管,相当于齐国的工正,楚、韩、燕等国的工尹,为中央属官。“立事岁”则是当时通行的一种带有约略纪年性质的修辞体例,并不确指某年,而是指“立事人”在职的某一特定时期,意在明确主管人员的责任主体。新见战国时期齐国“立事人”的发现,是沂水陶文研究的最重要的內容。有史以来出现的可辨识的战国时期的以“立事岁”语境出现的立事人”共有32人。《续编》所收立事人”共计41人,超出了已知各类史料上“立事人”的总和。此外,尚有部分新見“立事人”,因残损过甚,未列入其中。

       

沂水陶文可见多人书写,风格千姿百态,而率真恣意,笔触灵动,质朴自然,字形趋简,不拘成法构成了其鲜明的书法特征。其中既可见同一书写者所刻划多件文字的细微变化,更可见不同书写者的笔迹所呈现出的更多层面上的明显差异。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刻划在战国陶量上的沂水陶文和当时日常使用文字同步并行,刻划陶文既不同于甲骨文所受朱书和载体面积较小的影响,又不同于碑刻书写者与镌刻者多非一人,且多双刀镌刻不免失真造成的与书写者真迹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刻划陶文由书写者一次独立完成,是能真实反映书写者书写真貌的不可多得的战国书法资料,从一个侧面呈现出当时书法的本真面目,爲人们认识战国书法,学习战国书法提供了真实可靠、丰富多彩的重要参照。

 

续编所收录沂水陶文由陶文照片、拓片、摹本和释文组成。在参考当代古文字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件陶文作了考释,对古文字学界有不同释法的字,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此外,《续编》还对沂水陶文的字迹特征与成因,沂水陶文的辨伪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续编共收录近年所见尚未公开发表过的沂水陶文实物资料、拓本、照片846件。根据陶文内容分为“立事地”、“立事人”、“立事岁”、“量器名”四项,对无法确定的陶文内容则归为“待考”项,并附录此前已发表沂水陶文拓片19件。是当下对沂水陶文的全面著录和整理。

 

《续编》对沂水齐国官量器陶文的研究,先后经过北京大学李家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宋镇豪研究员,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冯胜君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施谢捷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唐存才教授潍坊市博物馆孙敬明研究员等专家鉴定指导,由吕金成教授历时五年初步完成的。在沂水陶文出现之前,已发现的齐国陶文主要是钤印陶文,即用鉨印钤于陶坯之上而后烧制而成;刻划陶文只是零星出现,刻划的官量陶文数量就更少。沂水刻划官量“立事”陶文的大量出现,在陶文研究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续编》不仅是全面、系统研究沂水陶文的奠基之作,也是战国陶文研究的重要文献。李家浩教授评《夕惕藏陶续编》“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沂水陶文的国别、年代、内容、容量、文字释写、文字特征,以及沂水陶文辨僞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颇有学术价值。”“是一部好书,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之所以好,我认爲这跟本书作者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学术修养是分不开的。这种作风和修养,令人敬佩,值得学习、提倡。”

 



































协会简介

更多>>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于1980年成立,当时名为山东书法篆刻研究会,1982年更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隶属山东省文联,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威海路2766号山东文化艺术大厦,历任主席:鲁萍、蒋维崧、张业法、顾亚龙,现任主席:王瑞。

电话: 0531-68978551 68978552 传真: 0531-68978551 QQ群:102950842 法律顾问:陈静

版权所有: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E-mail: sdssfjxh@126.com 鲁ICP备11024163号-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威海路2766号山东省文联省书协 技术支持: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