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名家展厅

宁兰智

时间:2012-09-13 11:01:15 浏览次数:38261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宁兰智 字深秀,男, 1953年3月出生,山东荣成市人。

 1974年入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美术专业学习。

 1976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曾任校团委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书法、德育、美育教师及校刊编辑。

 1991年4月调入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从事书法组织工作及书法创作研究工作。

 学书从师欧阳中石、张荣庆先生。楷书先师欧、柳,后师颜鲁公;行书先学二王,后学颜、米,杨凝式;隶书主临《乙瑛碑》、《张迁碑》。日常书写以楷、行为多。楷行草崇尚晋唐宋,隶书尤喜汉碑。追求清雅飘逸、爽朗多姿之艺术风格,不断探索碑帖结合之路。

 

获奖情况

  作品分获烟台市首届书法评展和四届文艺评奖一等奖,五次获山东省书法展赛一等奖,全国一届正书展优秀奖,二届楹联展铜奖,二届电视书法比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兰亭奖教育奖提名奖。

 

  入选全国第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六、七届全国展,一届行草书展,一、二届正书展,二、三届楹联展,二、三、四、五届刻字展,三届中日友好自咏诗书展,三、五、十一届国际刻字展,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首届全国书法家百家精品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

 

  作品被中南海等收藏。五次出访韩国及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并办展。多有论文在《书法》等报刊发表,编辑出版有《烟台市书法篆刻作品选》、《烟台市篆刻作品选》、《烟台市首届书学研讨会论文集》等二十余部书画专辑,被山东省书协评为首批德艺双馨会员,获山东省文化采风、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获得烟台市首批优秀专业人才繁花奖,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十大优秀文化人才称号。

 

 

 

诗书散怀,遍地玲珑
宁兰智其人其书随想
吕文明
 
黄山谷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此为学书之至理名言,强调的是学问和修养对于书法的重要作用,古之大家莫不备此。今观齐鲁书坛宿将宁兰智先生,亦正合于山谷此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望自己的书学阵地,辛勤耕耘,时有斩获,同时又能把自己对于书法的全新理解毫不保留地与身边的人分享,是烟台书坛当之无愧的教化主。
北宋晁补之《鸡肋集》有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得。”宁兰智先生书出于二王,遍临唐宋诸家,于盛唐褚遂良用功最勤所得亦最多,真正领悟了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真谛,成为当代书坛极为少见的学褚大家。然而,学不是最终目的,学的终极目标是化,能将所学化为己意者方为大家。宁先生学古而不泥古,他把自己对于书法的深刻理解凌驾于对古人书法精神的理解吸收之上,他个人的性情思想傲然统御着外来的书法品相,这就使他的书法能够不断地随着岁月的增长而“为道日新”。在宁先生的笔下,褚的影子很重,但细看时又觉与褚全然不同,字形之中、字行之间分明闪动着宁兰智自己的影子。这分明是受到颜真卿、米芾和王铎等人学二王的启发,所谓学习二王,其实并不注重对二王寸毫细微的学习,而是注重对二王书法精神的理解和发掘,让自己从心境上接近古人和历史现场。而对于宁先生,我们惊诧的是他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这种理解而同时又能不全部抛开所学之褚意,在一种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的运动感中进行临摹和创作。《庄子·养生主》云:“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这样的举动不是大众行为,是有着自觉意义的精英作为,宁先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了书法创想境界的飞跃,轻身进入静雅空灵的艺术空间。这是其作为一个成熟有思想的艺术家的明显表征,这个过程的完成在宁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是极为重要的事件。而宁先生又能把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种字体都用他的这种独到理解统一起来,达到一种圆通的境界,使各种字体的书写呈现出统一的境界和气象,他甚至于把这样的境界在篆刻、诗词和绘画等各个方面都如天女散花般全面铺开,让人一见便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宁氏风格”。风格的形成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绝非易事,尤其难得的是风格形成以后还能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增添美的因素,让人能在对这种既成风格的解读中常有所得有所悟。
而这个问题又绝离不开宁兰智先生全面艺术修养的综汇与化合作用。黄庭坚《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云:“予谓东坡书,学问文章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宁先生是典型的学者型书家,除了书法,他对于诗词歌赋、绘画、篆刻等各个艺术门类都有所涉猎,而且能时有所得,并把所得在笔下很好地表现出来。宁先生好读书,他的读书境界正如其写字一样,能把读书的所得随时按照思想的支配化到自己所钟爱的艺术领域,所以,其作品才表现出少有的书卷气,而他的书卷气又是典型的温柔敦厚温文尔雅的儒士情怀。黄宗羲云,“熏风之南来,履冰之中骨,怒则掣电流虹,哀则凄楚蕴结,激扬以抵和平,方可谓之温柔敦厚也。”这种气息的生长过程又离不开他丰富感情和浪漫情怀的催化作用。宁先生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他的感情潮水导引着他艺术的思线不断成长。长岛县书协主席英年早逝,宁先生为此伤心不已,在其周年纪念展时宁先生作《蝶恋花》词一首,情之所动,泪光盈盈,奋笔疾书,颗颗缀珠,行行悬玉,天机自动,触物发声,观作品犹可见其悲痛之情。所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只有从心头喷薄而出的艺术灵感才能使其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宁先生很好地把自己的情感与其各种艺术才华和学问文章气融合在一起,升华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气息,并因此而定格了他作为文人书家的超然气质和风格特点。
除了艺术家的天然身份,宁兰智先生同时还是一位有着卓越组织能力的书协领导,这是他的社会身份,其实也是一份责任。花甲之年的他已经在烟台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工作二十一年了,对于一个成名的书法家来说,二十年如一日地静静守望一块冷清的阵地实属不易,要知道,这个各种诱惑如走马灯一般干扰人视线的时代正在不断吸引人们离开自己钟爱的天地而走向世俗。在这样的氛围里,宁兰智先生能够与前辈、同仁和学生一起,淡然守望,辛勤耕耘,共同推动烟台书法不断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烟台书协也形成了以他为首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他们又一起不断培养、帮助后来人,做好传帮带的作用,对于此,宁先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自己对此没有做过任何评价和解释,好像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我了解他的心曲,更知道他的赤子衷肠,他是把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年全部奉献给了这个群体,是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一个艺术家最好的年龄就是中年这一段,在阅历、学识都积累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创造性的突变在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然而,热心的宁兰智在这时候没有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他要完成的是作为一代人所要做的事。所以,当他告诉我准备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好好出一本像样的集子的时候,我知道,他为此已经等了很多年。看着他眉宇间闪动着的小兴奋和那种憨憨的对我说,我的心为之一振,感动,他的这句话是真真切切地感动了我。《庄子·大宗师》云:“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此可谓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宁兰智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熟知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极易接触和交往的人,我从他周围人中听到的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好人”两个字。而我所理解的这个“好人”除了他的热心、热情和谦虚以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而这样的感觉又分明地和一种儒雅的长者气息融合在一起,他的周身上下散发着中国传统文人所特有的风度和气质,体现着一种雍容典雅的中和之美。孙过庭《书谱》有云:“当缘思虑通神,志气平和,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是我的思维里对宁兰智先生的最好理解,在这样的理解中,我感觉我读懂了他——一个“绚烂归平淡,真放本精微”的大雅之士。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又一次闪现出这位可敬可爱的书坛宿将风流雅士。
 


26宁兰智 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顾问、烟台市书协主席 139cm×69cm_副本.jpg


029宁兰智_副本.jpg

 

 

 

 


 

 

 

 

 


协会简介

更多>>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于1980年成立,当时名为山东书法篆刻研究会,1982年更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隶属山东省文联,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威海路2766号山东文化艺术大厦,历任主席:鲁萍、蒋维崧、张业法、顾亚龙,现任主席:王瑞。

电话: 0531-68978551 68978552 传真: 0531-68978551 QQ群:102950842 法律顾问:陈静

版权所有: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E-mail: sdssfjxh@126.com 鲁ICP备11024163号-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威海路2766号山东省文联省书协 技术支持:中国山东网